这个月都深受楼上邻居的噪音困扰,沉重又时而尖锐的脚步声,时不时就从头顶传过来,早上六七点,晚上十二点,永远都想不到那种独特的“噪音”会在什么时候又突然冒出来,睡眠质量大大降低。本就对声音比较敏感,现在愈发敏感,正在寻求各种解决方式中。
最近晚上睡觉前在看毛姆的面纱, 原本以为我肯定要拖拖拉拉看好久,没想到几个晚上就读完了。毛姆对人性的观察和刻画真的相当了不起,摘抄了比较喜欢的几段:
咱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十分丑恶,令人厌恶,唯有人类创造的美叫人称道,其中包括他们绘的画、谱的曲、写的书,还有他们的生活。这里面,最丰富多彩、最美好的莫过于生活本身——它简直就是一件玲珑剔透的艺术品。
嗯,你知道,女人常常自认为是地认为男人疯狂地爱上了她们。实际上他们没有。
实际上最近更沉迷那不勒斯四部曲,虽然才把第一部读到了一半,(就在12月29号坚持看完了,然后晚上做梦还梦到了Lila和Lenu),但我觉得这应该是我的年度书籍了。喜欢费兰特笔下的努力读书的Lenu,也喜欢Lenu眼中的聪明勇敢的Lila,喜欢她们之间相互追赶、有暗暗比较但更在意关爱彼此的友谊。
我的天才女友
看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契机源于在B站偶尔看到了同名电视剧我的天才女友。刚打开看的时候,这些人的名字都对不上,混作一团,Lila和Lenu生活的那不勒斯街区是色彩饱和度过低的、暴力的,让我不知道这个是讲什么的。本来都不想接着看了,在努力弄清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之后,渐入佳境,这真的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,后面已变成自来水,给朋友们安利。
在看完第三季我的天才女友之后,发现原著早已加入我的微信阅读书架,之前经常听播客、或者是看一些读书博主的推荐,都忘了是怎么加入到书架中的,导致我的书架里有一大堆根本都没打开的书。说实话电视剧和原著相比,已经算是很还原里面的情节。但费兰特的文字有某种流动的力量,对Lenu内心深刻的剖析,对Lila的爱,还有时不时冒出一两句黑色幽默。她在自己的作品里经常提到界限的消失,我每次看到这句<界限的消失>,都觉得有些无法理解。于是翻了翻评论区,在评论区看到了有人搬运了张悦然写的关于界限消失。
关于这种界限消失的现象,费兰特在采访中说:“我在自己、我母亲还有不少女性朋友身上,都看到过这种表现。我们受到了过多的限制,这些限制会抹杀我们的欲望和野心。现代世界,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我们无法承受的压力。”
“那些消失的女人,可以解释为,面对一个暴力的世界,她们已经放弃了战斗,这种消失也可以解释为一种果断的拒绝。意大利语里有一句特别难翻译的话:’lo non chi sto’,这句话有两个意思:一个意思是‘我不在’;在特定的场景下,另一个意思是‘我不愿意接受你们的提议’。一般来说,可以解释为‘我不同意,我不想’。拒绝就是不愿意参与这场压迫弱者的游戏,拒绝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。”费兰特是这样说的。
这种界限的消失应该是对应最后Lila的消失。
12月24号,给我的博客换上了我的天才女友的剧照作为背景图,感到极度的舒适。
躺又躺不平,卷又卷不动
离职快要两个月了,还没确定好接下来要做什么。我向来是没有什么目标感的,做计划什么的,和我根本不搭边,通常来看:我都是按照车到山前必有路、走一步算一步、走到哪儿是哪儿这种心态去做的,虽然偶尔会内耗焦虑,但走在一条从不预设的道路上,我真的很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命运会带我走到哪里,体验命运的推背感。毕竟未知的事物真的很迷人。两年前的我根本不会想到我会来到离家两千公里远的城市,一年前的我也根本没想到我竟然坚持上班一年多了,攒了一点点钱,当时的我穷困又迷茫,如果说有好运气的话,可能是接受现实不断地向前走吧。
现实是晚上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存款不断减少,开始拷问自己:“这些钱都花哪儿去了,怎么这么不经花啊”。发出这样的疑问,于是打开了Coursera上的课开始学习一些技能,我应该学些可以赚钱的技能,让之后的我可以躺的更久一些,提前退休是最好不过的事了,上班这么反人类的事情,能不上就不上。
在12月27号的下午,打开了之前看了三分之一的臣服实验。这本书是今年6月份买的纸质版的,断断续续看,之前连一半都没看到,有的时候,看书也是讲缘分的一件事。看了小半年读了一丢丢,在这个下午花了两个小时一口气给读完了。迈克尔辛格所说的对生命之流的臣服,是放手自我,让该发生的自然发生。这和“顺其自然”好像是一个意思。
而我偶尔也会选择这样做,想到了之前一个人的旅行放弃让自己的大脑操控一切,就那样随便走走就走到了目的地。但书中所说的<放下大脑>的声音,这对我来说还有点难,大脑里的思绪与情绪来来去去,比如做一些讨厌的事情,放下自己的喜好,去接受一切生命之流交给你的任务,还无法做到这种程度。
臣服——多么神奇有力的字眼。它常常会催生出软弱和怯懦的想法。而在我的情况下,臣服需要我有足够勇敢的力量去追随无形进入未知,而那也是我正在做的。臣服并不能让我清楚自己行走的方向,我也不知它将领我去向何方,但它确实让我认清了一件最基本的事,那就是我的个人好恶并不会引导我的生命。通过放弃那些强大力量对我的控制,我让一个更加强大的力量来指引我的生命,那就是生命本身。
通过这个阶段的成长,我明白了臣服是通过两个非常不同的步骤来完成的:首先你必须放开那些来自内心和大脑的个人好恶;然后借由第一步产生的清晰思路,你只需要看看当前的情况需要你做些什么。如果不再被个人好恶左右的话,那你又会如何行动呢?跟随更深层次的指引将会让你的生命去到另一个方向,那么与你的好恶所指引的方向完全不同。这就是我对臣服实验能做出的最清楚的解释了,它已经成为我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的根基。
菜市场是人间天堂
21年夏天的时候和朋友们在石家庄合租,我们想一起煮麻辣烫吃,于是一起去了附近的菜市场买菜,整洁干净又敞亮的菜市场怎么能不是天堂捏。排列齐整的西红柿、无法拒绝的香菜,一个几乎可以买到任何任何食物的菜市场。对菜市场的好感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,在这里你可以肆无忌惮地观察,挑选需要观察对比,有的时候无法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,我会观察周围的来买菜的人,他们的挑选标准是什么。哪个摊位人多一点,哪个摊位种类多点,哪个摊位菜品新鲜点儿,这些都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。
27号的早上骑上自行车去超市买菜,出门的时候看了一眼天气预报19℃,想着应该不会那么冷,骑上车被风吹得睁不开眼睛,我很喜欢观察进入视线范围内的一切除了人,公交车站旁的几颗叫不上名字的树,叶子被风吹落一地,枯黄一片,枝干光秃秃的,日渐萎缩。人行天桥扶手旁的粉色小花也失去了以往粉嫩的光泽,变得暗淡起来。深圳的冬天只有一小部分花和树还有无业游民的我,进入冬眠。马路对面那一排高大又郁郁葱葱的大树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这个事实。
超市里面已经布置得完全过年的气氛,红彤彤的衣服、从天花板吊着的大海报,喜气洋洋的新年音乐。一眨眼一年就过去了,这样的布置倒是让我一下子想到今年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。
美好幸福的事情总是来自于生活本身。这是今年很深的一个感悟,我总是觉得自己是痛苦的、不幸福,期待着某一天、某一年能一下子让我的人生变得幸福明亮起来,活在过去总是在设想未来,忽略当下的生活,等以后就好了,总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凑合地生活。我的生活应该是由无数个<当下>构成的,过去是曾经的<当下>,未来也会是之后的<当下>。所以我也只需要过好当下的生活就好了。
书影音
一些最近读完的、正在读的书、看的电影和一些文章
⭐阅读:最近读些什么
📺影视:最近看些什么
🎨视频:油管/B站
- 📚2小时实时学习 / 钢琴轻音乐 / 圣诞夜的东京街道 / 番茄时钟 (25+5) / STUDY WITH ME ✨
- VLOG|纽约日常/秋季学期最后一周/圣诞预热/做姜饼屋/一人食做饭/清汤乌冬面/泡菜炒饭/鸡扒沙拉/三文鱼意面/逛奥莱吃日料/2024最后学支舞
- 【Yuuka Sagawa】日本体态大师改善驼背,瘦脸,肩颈锻炼,适合长期坐着的上班族,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肩颈挺立器来,对提升气质友好
- 社交媒体如何影响你的健康
- 再平淡无聊的生活也可以变得有趣起来
- 还在用GPT的都是冤种!Claude3.5才是最强ai【新手使用教程】